行尸走骨的意思_行尸走骨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 15:14:11

行尸走骨

xíng shī zǒu gǔ
成语解释:
见“行尸走肉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0卷:“枯木不复生,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,长为阴冥下鬼,毕于朽腐,可谓愍嗟,虽位极人臣,皆行尸走骨矣。”
感情色彩:
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指没有思想的人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行尸走肉 »、走肉行尸 »

词语分开解释

行尸 : 1.亦作"行尸"。 2.指徒具形骸,虽生犹死的人。 3.病名。

行尸走骨是什么意思

见“[[行尸走肉]]”。

国语辞典

会走动没有魂魄的躯体。比喻人没有生气活力,迷糊过日子。宋.张君房《云笈七签.卷六○.圣正规法》:「虽位极人臣,皆行尸走骨矣。」也作「行尸走肉」。

精彩图片

    栏目ID=44的表不存在(操作类型=0)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