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而校的意思_同年而校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 15:10:06

同年而校

tóng nián ér xiào
成语解释:
犹言相提并论。
成语出处:
章炳麟《文学说例》:“体若骈枝,语反简核;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?”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近代成语
近义词:
相提并论 »、同年而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同年 : 1.年龄相同。 2.同一年。 3."同年而语"的略语。 4.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。唐代同榜进士称"同年",明清乡试﹑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"同年"。清代科考先后中式者,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,亦称"同年"。 5.古安南苗民互称。参见"同年嫂"。 6.浙江江山一带称船家为"同年"。因船家多桐严(桐庐﹑严州)人,桐严与同年,音近而讹。参见"同年妹"﹑"同年嫂"。

同年而校是什么意思

1.犹言相提并论。

精彩图片

    栏目ID=44的表不存在(操作类型=0)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