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不保暮的意思_朝不保暮成语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07-12 15:08:10

朝不保暮

zhāo bù bǎo mù
成语解释:
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。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。
成语出处:
晋 袁宏《后汉纪 质帝纪》:“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,或卖用田宅,或绝命捶楚,大小无聊,朝不保暮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形势危急
成语结构:
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朝不保夕 »
成语例子:
彼恃多数之后援以执政者,时时皆有朝不保暮之心,从皆怀五日京兆之想,其复何国利民福之能务也!★梁启超《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》

朝不保暮是什么意思

1.早晨保不住晩上会发生变化。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。 国语辞典

早上难保晚上仍平安无事。比喻情况危急难保。汉.朱穆〈复奏记梁冀〉:「或卖用田宅,或绝命于箠楚之下,或自贼于迫切之求,大小无聊,朝不保暮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二○》:「还有那一等人,假如当此天道,为将边庭,身披重铠,手执戈矛,日夜不能安息,又且死生朝不保暮。」也作「朝不保夕」。

精彩图片

    栏目ID=44的表不存在(操作类型=0)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